因為借了橘子一書來看,所以也順便借了這本芥川語錄,這本芥川語錄事實上是芥川龍之介先生,把自己的想法寫在這本芥川語錄上,所以由這本書也可窺知芥川先生的想法。
約在1915年至1930年之間,日本崛起了一支頗有影響力的文學流派,他被稱為「新現實主義」,也叫做「新技巧派」或「新思潮派」,而芥川龍之介先生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書中談到有人將芥川龍之介先生與中國的魯迅先生相媲美,稱之為東方的兩顆巨星,而且創作的時間也是差不多的,讓我想到近年來台灣文學的開始被重視,而被稱作台灣現代文學之父的賴和先生,也有台灣的魯迅之稱。據我的觀察其實賴和先生創作的時期也與芥川龍之介先生相近,賴和先生表達的是殖民地的抗議文學,而芥川龍之介先生則是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況,其實也是頗有些相近之處的。
三位當代文學家生卒年:
芥川龍之介(1892-1927)
賴和(1895-1943)
魯迅(1881-1936)
對於此書中,我覺得很多觀念就算到現在還是很實際,應該說是很現實的問題吧,也或許是我和他有些共鳴也說不定?其中讓我感受深刻的是裡面的,或許這點是多數人的問題吧?
節錄
人生悲劇的第一幕,是揭開於親子關係初始的時候。
古來,不知有多少的父母,都反覆說出這樣的話:「畢竟,我已是一個失敗的人。不過對於我的孩子,非要使他成功出人頭地不可!」
雖然未必都會講這樣的話,但有一點卻是多數都會有的希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站在孩子的立場來說,被有所希望事件好事,但也因此背負了更沉重的包袱,這父母難道不知道嗎?他們也是當過孩子的,所以我想他們不會不曉得的。
雖然我現在的角色僅只是個孩子,而非是為人父母,若有朝一日我成為孩子們的父母時,我想這種包袱感我會忘了嗎?我想是不會的,但若我是為人父母時,我依然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頭地,繼續將我父母對我的希望加諸在孩子身上,甚至還加了自己對孩子的期望。我想,這應該就是自己的情形如何並不重要,而重要的是自己的孩子能夠過的幸福,或許,天下父母心就是這個意思也說不定吧。
(2008/04/30)
★本板公告★
雖然過去本部落格是以個人讀書心得為主。(基本上都會有劇透,請注意)
但近幾年來也不再設限,尤其將這裡轉為主Blog之後。( 遲來的公告記事)
之後會不定期將部分過去主板的東西移過來(也可能不會移)。
不過主要還是以新的個人感想為主。目前興趣為ACGN及台灣作品相關
- Apr 30 Wed 2008 20:57
芥川語錄 讀後感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