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此圖與本觀後感無關)
在因緣際會下看了
搖滾教室(School of Rock)&春風化雨(Dead Poets Society)這兩部作品
因為都跟教育有關,所以就一起心得吧~
首先是《搖滾教室(School of Rock)》
主角是某個搖滾樂團的主唱,但一次表演後被團員趕走
為了繳房租給身兼房東的好友,而頂替接了好友的某小學代課老師工作
雖然一開始只是去混時間,不過也發現到孩子們的音樂能力
便動了私心想培育孩子成為優秀的搖滾樂團
不過三週的相處下,主角也從孩子身上學到不少
而孩子更從他身上學習到自主學習與選擇未來的性格
個人感想部分...
一開始覺得這主角真的是很糟糕
去混薪水還誤人子弟,之後還私心去教搖滾樂
不過有些告訴孩子的想法和觀念倒是不錯
讓孩子懂得在不合理的情況下去挑戰權威,包含他這做老師的
也告訴孩子不要隨便就決定事情,而是要自己先思考後去決定
雖然開始的時候他要孩子服從他,但最後也讓孩子自己去做決定
儘管似乎沒老師的樣子,不過也是會保護好自己的學生
還有教導哪些事情是能做和不能做的
我覺得故事最後孩子們不在單純聽從家長的話
而去貫徹自己的夢想,甚至由孩子們去拉老師一把,這段的感覺還不錯
有種教育不只是學生學習,同時也是老師與家長的學習
話說校長會嚴肅到那個性也是整個環境所造成的
我想在她努力的時候,也是想像學生一樣希望有人能給她正面鼓勵的吧?
而那群家長...我覺得真的是很疼自己的孩子
雖然不希望孩子荒廢課業去玩樂團
但實際去演唱會看到孩子的表演後,也是很高興他們的表現超乎自己想像
儘管某些程度上可能蠻順利的
不過最後主角自己開班授課搖滾樂也有孩子繼續支持
我想對於主角(老師)、學生、家長而言算是三贏吧?
此外,主角或許自己沒有搖滾樂的天分(相較下)
但看人和分配上算是蠻成功的,儘管組成「搖滾教室」最初是私心
不過也讓不少孩子發現自己的能力,甚至能讓自己提早習得更多經驗
再來是《春風化雨(Dead Poets Society)》
相較於《搖滾教室》是以老師視角為主
學生也是小學生,可塑性很高,也較聽話
這部《春風化雨》則是以學生視角為主
且是個性差不多定型的中學生,雖然叛逆但也會自保
教導主角群學生們的老師在當年也曾經放手去做想做的事
不過在學生發現他的黑歷史(誤)後,也勸戒學生不要學他
然而學生們也把握當下做想做的事情,甚至無視老師的勸戒
使得之後的事情爆開後,為了自保而犧牲掉老師
但老師也默默去承擔沒說什麼而離開學校
所幸學生最後還是決定讓老師知道他們是支持他的
讓老師能放心離開
個人心得上
相較於《搖滾教室》,這部《春風化雨》就偏BE和TE了
畢竟在家長的壓力下,還是有學生無法反抗及表達自己想法而輕生了
雖然事前老師也建議過該學生要好好跟父母溝通
但從後面情況看來,這孩子似乎還是決定偷偷去做(跟老師說謊已溝通)
除了這孩子不敢頂撞父親的期待之外
一方面也是想繼續做個父母眼中的「好孩子」
然而在有了自己的夢想想去做卻不被認同又不敢表達出來
結果就是了結自己的生命...
畢竟無法解決問題的時候,就解決產生問題的人(自己)吧...
雖然這是最快的方法,但實際上問題依舊沒有解決就是...(默)
然而給予孩子壓力到逼死孩子的父母,似乎比起反省自己
反倒是先究責於學校,然後學校在將其老師背黑鍋
學生們自己不聽老師的話,一意孤行,出了事也是為了自保而讓老師背鍋
我想這也反映了有怎樣的家長大概也會有怎樣的學生
不過,以學校學生的話來說,老師也是扮演重要的位置
或許正因為自己沒陪同學生跟父母溝通或是告知做了哪些事的後果
才造成了學生後面產生的問題及悲劇
這點也是讓該老師感到難過,甚至對學生無怨的關係
至於最後學生反抗權威站在桌上挺老師
我想也是藉由老師所教給他們的觀念來表達對老師的認同
讓老師得以知道即便他們為了自保而出賣老師(讓老師被開除)
但實際上還是支持著這位老師,使他可以寬心離開學校吧~
(PS. 此圖與本觀後感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