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資料]
書名:放學後才是關鍵!共學共遊,啟發孩子的未來大能力!
作者:黃能得
出版社:野人
版本:初版
類型:教育,子女教育
關鍵字:#教育 #共學共遊
在偶然機會下讀到了這本書
作者黃能得先生是雅德賽思教育協會的創辦人
不過在圖書館借閱時沒借到2017年的二版
只有2009年的初版,不曉得會不會有12年後的加筆
這點在下是蠻好奇的(想了解最初那批孩子的後來情況)
以內容上來說
是黃能得先生為了女兒的教育而自己辦學
但也發現了些問題,進而去找各種方法
以及直接去了解孩子們的感受而去做改變
像是雖然為了孩子找家教陪女兒到去走走玩玩
不過也發現到孩子是需要有個伴
這也是讓黃先生開始了實驗性質的小規模共學共遊
使每個孩子與學伴之間相處的時間長,同時老師也比較能全方面找顧到學生
話說前些日子讀到了唐鳳的傳記《唐鳳: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
在他求學過程中,父母也曾幫他找過學伴
我想這也是類似黃能得先生所推的共學共遊教育方針吧?
只是在唐鳳那年代,甚至是到了在下的年代
這種教育方式還沒開始流傳,除了父母未必知道之外
一方面也是未必能認同其方針,再來就是對於經濟小康家庭而言
這筆額外的教育費用也未必是每個家庭都能負擔的了的
當然考慮到老師所付出的時間與精力和孩子學到的東西來說
其實算是蠻合理的價格就是
再來本書裡所提到的生活情境教育法
感覺上與在下在中學時,附近師大學生實驗性的引導式教學有些類似
不過生活情境教育法算是更進一步且完備的教育方針了
畢竟若是從小學開始,其孩子的接受度上也會比中學後高
想到中學時有英文老師曾抱怨數學課算數題目有蘋果
但那時算是高價水果,沒吃過也沒看過也難去想像
乍聽之下這跟數學沒關係,但我想若是書中的教育法
大概也能解決孩子對問題的困擾了
另外,書中有幾點觀念有蠻喜歡的
像是教育不只有教給孩子東西與答案
而是要讓孩子學習主動去思考
還有在傳統台灣的教育風氣下
不少家長希望孩子能贏過別人而非實質上的學習
也會有些家長認為自己教育是不是有錯之類
但是...就如同人生沒有標準答案般
教育也沒標準答案,畢竟這也只是個過程而已
嗯,打了堆連自己都不知所以的東西
雖然看完這本書後,和過去曾經參訪過雅德賽思教育協會
也會覺得倘若在下是生於這個時代有機會能共學共遊的話
自己的人生會不會有什麼不同?
不過,人生是沒有如果的,若覺得過去的發展讓自己有不足的
那只要想改變就去改變吧~(雖然這點真的是不容易)
但不管怎樣,人生不能重來
所以比起羨慕別人,不如好好把握自己的當下吧~
(2021/03/23)